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通霄鎮烏眉坑庄頭

通霄鎮烏眉坑庄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通霄鎮烏眉坑庄頭

烏眉庄,別名為烏眉坑、大坑,為通霄鎮河谷地內的近山庄頭,座落在通霄鎮128縣道與西湖鄉交界約5公里處,為沿128縣道與緩坡所築成的散村。烏眉坑由來,據說是早期為原住民道卡斯族烏眉番分佈地;另一說法為該地地形由南北並行的兩座山谷所組成。烏眉坑俗稱「大坑」,其形狀東狹西寬,成彎曲狀如眉形,山上樹木蒼翠如眉毛,因而得名。烏眉庄頭在住戶關係上相當單純,是由徐姓群居所組成的單姓村。


烏眉坑一帶原為原住民道卡斯族吞霄社社域,1746年(乾隆11)吞霄社番土目加己、六觀等,因生活無以為繼,而將土地出租,合社眾招客家人徐光輝,率眾拓墾烏眉校力林圳面一帶東北二坑,即今通霄鎮烏眉里,其權利轉移代價為「大租粟十三石,價銀一百大員」。在徐光輝率眾開墾之下,烏眉坑不僅由原住民社域成為客家庄頭,也使徐姓成為庄頭望族與主要姓氏。


在庄頭建築形式上,民居大部分保留磚木混構的建築牆體,屋頂為瓦材鋪面之形式,建材為土墼、磚造、編竹夾泥,少數民居改建為二至三層混凝土建築。在環境特徵方面,庄頭周圍遍植竹林及雜木林,周圍灌溉水道縱橫,當地居民主要種植水稻與雜作田埔。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通霄鎮烏眉坑庄頭 / 撰寫者:廖倫光、晁瑞明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61810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客家文化事典》,〈苗栗客家庄頭(廖倫光編撰)〉,2014年
撰寫者
廖倫光、晁瑞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