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苗栗市南勢坑庄頭

苗栗市南勢坑庄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苗栗市南勢坑庄頭

南勢坑庄屬於今苗栗市南勢、新英、新川3里,位於南勢坑溪流域,為苗栗市最南端之庄頭,故稱南勢。1889年(光緒15)苗栗設縣時即稱「南勢坑庄」,日治時依河川流向,上游稱「上南勢坑」,下游稱「下南勢坑」。二戰後上南勢坑設「新英里」,下南勢坑設「新川里」,2002年(民國91)2月1日,再由新英里析置南勢里。本庄多為客籍居民,以林姓、邱姓、葉姓居多。庄內的觀音宮創建於1882年(光緒8),主祀觀世音菩薩;五福宮創建於1951年(民國40),主祀三恩主,為庄民信仰中心。圖片為南勢坑內的南勢車站。


乾隆年間,貓閣社平埔族遷出苗栗平原區,一部份遷往頭屋二崗坪、沙坪等地,一部份遷來此地;1712年(乾隆37)遷來南勢坑的平埔族,招來客籍漢佃開闢南勢坑青埔,經過200餘年的變遷,此地的平埔族多已漢化或他遷,現僅留下一個「番社」地名而已。庄民多從事農牧業。該里八甲地區縣有地40餘公頃茶園地,苗栗縣府無償撥給國立聯合大學建立新校舍。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客家文化事典》,〈苗栗客家庄頭(廖倫光編撰)〉,2014年
撰寫者
廖倫光、晁瑞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