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書寫做為一種藝術形式及審美對象,業已經歷上千年的歷史,並累積相當數量被公認的經典傑作,不斷被後世追隨者學習、臨摹。這種兼具點、畫、結構、佈局的視覺形式與字義、文義的可讀性精神指涉,造就出漢字書寫藝術在創作及審美活動中,有別於其他藝術形式的特殊意義。20世紀,漢字書寫藝術曾以其靈動的線條與深厚的文化哲思,提供了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發展的靈感及養分。21世紀,是否得以轉化傳統,孕育屬於此時的精神與形式。對於這個屬於東方特有的藝術而言,「典範」不僅在夙昔,更在此時與未來。有許多創作者在這個領域有所堅持,並努力思索如何在漢字書寫傳統中灌注時代的生命力。董陽孜女士便是當代台灣藝壇中重要的書寫藝術家之一,作品受到相當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董陽孜女士的作品往往從古典書寫與經典文學詞句出發,更積極嘗試透過書寫的形式及內容,與肢體律動、空間結構、色彩材質、多媒體等領域做不同面向的跨越與對話,創作形式已然觸及當代藝術表現範疇。此次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創作個展,特別邀請到姜樂靜建築師及媒體創作者蔣顯斌先生共同合作,除了書寫藝術在視覺的流動性、歷時性表現外,更突破傳統書法的侷限,延展出具體空間性與互動性,試圖讓觀衆有多重的體驗可能。
主標:對話—董陽孜書法作品展
展覽時間:2009/02/21~04/26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尺寸:長75.2公分、寬52公分,厚度0.22公釐(局部上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