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戴傳李回憶拍攝《流浪三兄妹》轟動一時的經歷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戴傳李回憶拍攝《流浪三兄妹》轟動一時的經歷

本影片為1994年4月29日,製片人戴傳李(1926-2008)於國家電影資料館(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電影教室之訪談紀錄片段。在訪談中,戴傳李回憶拍攝《流浪三兄妹》(1963)轟動一時的經歷。

兒童流浪的題材自臺語片早期便曾搬上螢幕,如在第一屆臺語片金馬獎獲得秀異成績的《小情人逃亡》(1957)即為代表作。若說引領跟拍風潮,邵羅輝(1919-1993)導演、陳守敬(1914-1982)編劇的古裝劇情片《流浪三兄妹》可視為始祖。本片飾演三兄妹者乃「麥寮拱樂社」童星臺柱小秀哖(即許秀年,1953-)、戴傳李之女戴佩珊(1958-),以及年方3歲的肉圓仔(本名簡春美)。劇中一場險些墜下吊橋的驚心情節,引人入勝,「文夏四姊妹」演唱的主題曲《流浪三姊妹》皆是當時的宣傳重點。

《流浪三兄妹》上映後相當賣座,為1963年票房最佳的臺語片之一,永新影業社於是接著推出原班人馬主演、拱樂社陳澄三(1918-1992)導演的《三兄妹告御狀》(1964)與《三兄妹報父仇》(1964)。與此同時,群起仿效的同型影片如《雪中四姊妹》(1964)也紛紛出現,恰好能夠說明臺語影壇但凡發現類型影片商機,同質性作品往往接連跟拍、搶拍的特色。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戴傳李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1994/04/29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