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砍伐桂竹不只是工作,更是一門工藝。台灣竹子種類多且數量豐富,苗栗縣包含公館、大湖、獅潭、三灣、南庄等地山區遍布桂竹林,有經驗的高手一天上山可砍7、8千台斤桂竹竿,沒經驗的一天頂砍上1千多台斤,砍得好可以撐起一個產業,砍得不好竹子容易爆裂。早年這些桂竹竿因為材質密實品質佳,主要作為築屋、工藝、竹筏、造紙等用途,更曾大量外銷美國、日本等地用於製作釣竿、家飾、建材、花園造景,也曾大量賣給韓國作為人參種植場使用,曾經造就興盛的砍竹、挑竹與包裝就業人口,到了現在更升級成為竹炭。
竹子不能亂砍,新造林必須種植2年生的帶根桂竹頭,新竹子種8年後才能「掀竹腳」(砍伐生長狀況不好的植竹),砍過後的竹林才會日益茂盛,之後可以每隔4到6年砍一次,1公頃竹林約可砍伐出10餘萬台斤的桂竹竿,每次砍伐必須預留1年到3年生的桂竹繼續繁殖生長,客家話稱為「留娘」,藉此維持竹林密度與繁茂。砍竹極少使用鏈鋸,這種電動雖然省力方便,但鋸口平整不利竹子長新根繼續生長,也易導致竹材運送過程中因碰撞而造成竹材爆裂。直到現在,砍竹人還是愛用刀嫲(一種厚背刀具約重2台斤),斜斜下刀用力砍竹,這會讓竹頭裂開,雨水容易流入造成腐朽促進竹子長新根,而且沈重的刀嫲可以震鬆竹頭根部泥土,也可以促進竹子新筍,竹林才能持續長新竹子永續利用。圖為桂竹工廠一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