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柑茶被喻為台灣版普洱茶,兩者都是後發酵茶、壓緊茶,茶體黑硬、愈陳愈香,也都被視為帶有藥用功能,沖煮前要先以工具敲碎;不同的是,普洱茶較有茶韻,酸柑茶則講究茶果香混合的酸甘滋味,因製程繁複,價格近年逐漸飆高,目前製作茶廠不多,主要分布在苗栗頭份、三灣、獅潭,還有新竹少數幾個客家鄉鎮。
酸柑茶極能代表客家人克勤克儉精神。它是早年客家人在春節時以虎頭柑拜神,在供桌上擺放過整個春節後仍不捨丟棄,因此將柑桔挖洞後取出果肉,再將茶葉、紫蘇、薄荷、甘草等各家不同的配料攪拌混合後回填虎頭柑中,接著經過九蒸九曬並靜置於廚房爐灶邊烘上超過半年才宣告完工。之後靜靜陳放、愈陳愈香,超過30年的老酸柑茶就如老菜脯,有一種經過歲月熟成的美好滋味。早年酸柑茶大多利用品質較差的茶葉或紅茶,只靠日曬與爐灶烘乾,一旦天雨過久或製程不當就易發霉,現在則多數搭配烤箱,天氣好就搬出日曬增添陽光風味,製程可縮短到只需2到3個月,品質也較穩定。喝的時候敲碎熬煮,也可加入龍眼乾、菊花、金桔等,讓口感更豐富。圖為正準備製作酸柑茶的新鮮虎頭柑與正中黑色已完工的酸柑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