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安路老街今昔

海安路老街今昔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此組相片為海安路老街往昔對比;左圖攝於 1999 年,右圖為1992年鳥瞰之道路情景。

海安路地下街為臺南市中正商圈針對海安路周邊路段路面拓寬、市集地下化及停車場工程,是為「臺南市海安路地下街工程」。1992年,時任臺南市長施治明之市府團隊,規劃將海安路商家導入地下街經營模式,並進行道路拓寬工程及地下街通道鑽挖工程,遂將該路段周邊民宅及原商家土地徵收並拆除,將部分商家暫時遷置於今「新沙卡里巴」。該工程案路段區域乃原沙卡里巴市集海安路部分舊址,為中正商圈主要腹地,市府原本將地下街工程作為都市化及商業發展的跳板,然因施工不易與弊案不斷等種種因素,造成工期延宕,反而導致加速沒落。

1997年,海安路工程包商爆發財務危機,工程持續延宕;1999年市長張燦鍙上任,改採BOT方式開發;2002年市長許添財上任,要求路面先行通車。2003年,民間策展人杜昭賢與南市都發局合作,推動海安路藝術造街,改造路面街區使商家逐漸回流,咖啡廳、燒烤店、酒館林立。而海安路地下停車場工程2010年重新動工,至2012年完工正式啟用,20年共耗資逾32億元。

目前海安路兩旁保留著因道路拓寬而將房屋半拆除的頹景,鋼筋外露、磚瓦斑駁;除了街道上的藝術造景外,海安路上也林立著數間PUB、飲料店、燒烤攤、啤酒屋...等,已成了台南夜晚最熱鬧的徒步藝術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海安路老街今昔 / 撰寫者: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團法人臺南市臺南新芽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1507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社團法人臺南市臺南新芽協會
管理者
臺灣中華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創作者
臺灣中華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發表日期
1999/05/13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