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關渡二媽的來歷,傳說原先供奉在商船上,因船隻遇海難,其神像漂流至基隆河畔唭哩岸五分港邊的農田,唭哩岸的農夫在水災後整理農地時,於雜草堆裡發現媽祖神像。原先農夫以為是漂流木,後來發現竟是一尊媽祖神像,便召集附近的居民撈起神像,因當時附近多是規模不大的土地公廟,才安奉於唭哩岸街慈生宮廟中與五谷先帝一起保佑附近的居民。
之後因1868年慈生宮要整修廟宇,便恭請媽祖暫奉關渡宮內,直到慈生宮1882年重新落成後,信徒想將神像請回供奉,但媽祖卻指示要留在關渡宮「顧海口」,庇護海上航行船隻及漁民作業安全,當時關渡宮為海口要津,討海者眾,故決意坐鎮關渡宮與關渡媽(大媽)一起守護海口,於是慈生宮的黑面媽祖遂成為海口的守護神—「關渡宮二媽」。
每年正月十六到十八日慈生宮都會請關渡二媽回慈生宮,並於正月十六日擲筊選出正、副爐主和多位頭家,以獅陣、鑼鼓,前往關渡宮迎接二媽金身鑾駕回「唭哩岸慈生宮」,這便是關渡二媽回慈生宮娘家的緣由。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