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由雨都漫步拍攝於基隆中元祭之豎燈篙現場,拍攝時間為2020年(民國109年)8月29日,位於基隆中正公園主普壇,舉行豎燈篙儀式。
基隆中元祭在農曆7月11日,分立六根燈篙於慶安宮與六根燈篙於主普壇前。燈篙上懸掛天燈、地燈,垂掛布旗幡,幡上書寫符咒,恭請天地神祇坐鎮。懸掛的燈籠用斗笠覆蓋著,而燈篙底部以草蓆或竹篾覆蓋,並安置紙糊神將鎮守,藉以保持燈篙潔淨。燈篙前設有七盞燈火,用來照引孤魂野鬼,前來享受普度祭品。燈篙像座燈塔,越高越能被看見、涵蓋範圍越廣,也就意味著吸引更多的好兄弟前來,故必須自行斟酌能提供之供品數量調整高度,以免吸引過多好兄弟前來卻招待不周。
2020年豎燈篙儀式是由基隆雷成壇之李騰龍道長來負責豎燈篙之儀式,童白宗親會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理事長一同參與儀式。燈篙有天篙及地篙,各由三根竹子豎立構成,待李騰龍道長宣讀疏文與宣行科儀後,童白宗親會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理事長等成員即開始於天篙底下升起繫有天燈、天幡、蜈蚣旗及地幡的橫竹;之後,另一頭的地篙亦升起繫有招魂幡、三角旗、七星燈的橫竹。等到燈、幡皆升高後,豎燈篙之儀式即圓滿完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