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鹽水溪問題透視

鹽水溪問題透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本件為《中華日報》剪報,日期無法確認,約為 1956 年。內容為台南市府處理鹽水溪下游遭違建魚塭的相關報導評論,報導者為中華日報記者連景初。

由於鹽水溪流經台南市區,下游違建魚塭經常造成上游流經的台南縣永康鄉、新化鎮受影響,下游附近的台南市北區、安南區、安平區居民更飽受洪水無法宣洩之苦,每年造成的災損約為兩千萬元。由於戰後初期市府曾出租河川地予漁民,造成後續收回不易,即使省府已下令拆除,甚至法院亦判處不願遵辦的漁民違法,但仍無法完全清除違建魚塭,甚至議會還通過決議要市府補貼塭主每甲七千元,且鹽水溪整治除了拆除魚塭尚需大筆經費興築堤防等硬體建設,但地方政府預算不足,論者也僅能徒呼負負。內文最後提醒市府每年七八月間為洪水季節,實不容鹽水溪整治案繼續拖延。

由本文可看出地方治理的複雜性,除了造成後患的歷史因素外,居民的抵抗與議會的鄉愿都加深了處理的困難,而記者連景初詳細爬梳前因後果讓台南市民能理解目前的情況,或也有助於形成社會輿論使市府在處理該議題上能有民氣可用,可說是地方媒體與政府間的互動良例。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社團法人臺南市臺南新芽協會
取得對象
連風彥
副標題
中華日報關於鹽水溪整治報導
撰寫者
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創作者
中華日報(連景初)
時間資訊
報導時間
1956
媒體類型
報紙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