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

跟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

2018年(民國107年)9月10日公告為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民俗指定項目,為四年一科從高雄林園海上巡香遶境至台南安平。

     本圖照乃紀錄2009年(民國98年)海巡活動,由何世建所拍,當年採訪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世忠口述告知,為維繫兩地香火,從日本時代大正年間鳳芸宮、靈濟殿信徒會不定期組織船隊來安平會香。2009年(民國98年)這科可說是三座廟宇香火淵源百餘年來規模最大的海上巡香,有2千多名信徒隨行,鳳芸宮、靈濟殿出動37艘大型漁船、 24座神轎從海路背上。串的會香活動,到時將有2千多名信徒隨行,是三座廟宇香火淵源百餘年來規模最大。

   安平沿海是每到冬至前後是烏魚洄游的海域,據何世忠說當時高雄林園的漁民來安平捕烏魚,都在安平港仔尾上岸整補休息,向靈濟殿諸神祈求保佑,總能滿載而歸,至1886年(光緒12年),信眾迎請何府千歲分靈至林園建靈帝殿,至日本時代,再請靈濟殿當時供奉的安平二媽分靈回林園建鳳芸宮。從此建立了三廟的香火關係,並與戰後開始有「海上會香」的活動,最初期為三、四年不定期。在媽祖聖誕前,將神像裝轎上船,以海巡繞境前往安平,如同「回娘家」一般。靈濟殿也會以神明出海迎駕,雙方廟宇在海上會香,是安平地方宗教活動的盛事。

    往昔都為不定期組織船隊前往安平會香,直至1989年(民國78年)鳳芸宮聯合中芸村的靈帝殿,成功辦理首屆四年一科的安平海巡會香活動,熱鬧而壯觀的海巡船隊更讓鳳芸宮一夕聲名大噪,成為重要的宗教慶典,也是高雄地區甚至全台獨具特殊性的跨縣市海上宗教活動,原本起源於祈求漁撈順利及保佑出入平安,擴大成為巡境和會香的雙重意義,也充分展現中芸地區地方發展與信仰之間的文化脈絡。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 / 撰寫者:周芷茹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61350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撰寫者
周芷茹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安平沿海是每到冬至前後是烏魚洄游的海域,高雄林園的漁民來安平捕烏魚,都在安平港仔尾上岸整補休息,向靈濟殿諸神祈求保佑,總能滿載而歸,至1886年(光緒12年),信眾迎請何府千歲分靈至林園建靈帝殿,至日本時代,再請靈濟殿當時供奉的安平二媽分靈回林園建鳳芸宮。從此建立了三廟的香火關係,並與戰後開始有「海上會香」的活動,最初期為三、四年不定期。
主辦單位
林園鳳芸宮 港仔尾靈濟殿
保存者/保存團體
林園鳳芸宮管理委員會
舉行時間
媽祖聖誕前
辦理週期
四年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