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的養殖事實上可以分作許多階段,市場上常看到的王功或臺南的牡蠣,指的是已經成長到足以販售或食用的成蚵,但在長成成蚵之前,蚵還須經歷蚵苗、幼蚵、中蚵等不同階段,這些階段各自有適合生長的環境,也因此臺灣的牡蠣養殖就像是由不同縣市接力完成的一項浩大工程。
在這當中雲林縣臺西鄉海邊的地形屬於淺灘,儘管不適合需要較多生長空間的成蚵,卻因為海中有著許多野生蚵苗而成為附苗的最佳場所。作為臺灣最大的蚵苗養殖區,全臺灣的牡蠣大約有七到八成的蚵苗,都來自臺西鄉……
此篇由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撰寫的網路專欄文章,介紹臺西蚵苗產業的得天獨厚之處、附苗的產業鏈、棚架垂下式及棚架平掛式的差異。最後點出當地於1991年(民國80年)迎接台塑集團提出的第六輕油裂解廠的進駐,竟成了接下來二十多年,在地人抗爭的起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