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臺南市文史協會赴南山公墓進行年度古墓祭掃活動,今年規劃「南野先蹤—臺南文史研究先行者與他們的南山行旅」主題踏查活動,透過實地考察讓年輕一輩的會員們認識古墓歷史,並體會早期前輩們研究踏查的精神。「皇明顯妣夫人洪氏墓」於日本時代遷至南山公墓區,協會前輩莊松林曾參與遷葬過程。
莊松林在《臺南文化》第3卷第2期〈臺灣的明墓雜考〉中紀錄1942年冬天陳姓大宗祠出資委託莊松林與董祐峯發堀「洪夫人墓」,將墳塚該遷葬至北方新坪後面塚地。
根據莊松林的兒子莊明正口述,發掘「洪夫人墓」之前,莊松林與董祐峯先合作發掘「李茂春墓」,「李茂春墓」十分堅固程度,他們花費許多時間才掘出,也讓他們理解到明墓和清墓構造的不同,兩人本來猜想「洪夫人墓」也同樣堅固,結果卻在短時間內就完成發掘。
臺南市文史協會自1958年創會以來,即有每年於清明時節進行古墓祭掃活動的傳統,臺南市為臺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因此有許多明清時期的古墓,而古墓多因年代久遠多無後人祭掃,也多缺乏維護,因此協會前輩們每年都在清明時節前往南山公墓進行祭掃,除了對先人表達追懷之意,也透過祭掃整理確保古墓不被湮沒破壞,並把握機會踏查附近的古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