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判斷拍攝於臺北「圓山動物園」。「圓山動物園」的前身,是1914年(大正2年)日人大江氏在圓山開設一處觀賞花木與動物供民眾遊覽的場所,後為臺北廳收購官營,1916年(大正4年)正式營運,是為「臺北市立動物園」之濫觴。
「圓山動物園」受二戰空襲影響,為避免動物園猛獸因空襲逃出傷人,自1943年(昭和18年)底開始將猛獸處死,隨後動物園被日軍佔用,開始了休園時期。日本投降後,臺北市政府於1946年(民國35年)2月2日重啟營業,係因休園仍須支付動物飼養費,不如重啟營業,恢復運作,以支應開銷。然當時的動物園因戰爭時期屠殺猛獸,大型動物僅剩象、獅各1頭,及其他零星中小型動物,才在開園準備期間重新添購動物,但動物種類與數量僅有日治時期的三分之一。
戰後的動物明星為大象林旺,林旺來頭不小,也經過戰爭的洗禮,迢迢從緬北遠渡重洋來到臺灣。但是到動物園的遊客,多來仰望牠的巨大身軀,張清全(左一)和友人也不例外,兩人隔著圍籬與林旺留下這張照片。
動物園重新開園後的經營效果不佳,3年間入園人次僅10萬,不及日治後期的三分之一,故在1948年(民國37年)1月,將「訓練動物表演技術」列入工作計畫中,藉以吸引遊客前來,並在1949年(民國38年)春節期間安排象、獅、熊、狗、猴的表演,動物表演持續近30年,於1978年(民國67年)底結束。
動物園於1986年(民國75年)9月14日大搬家,遷往臺北市文山區的木柵(臺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即位於目前的「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