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茶箱為早期最小型的包種茶木箱,木箱外貼有商標紙,標示是香片(英文為茉莉花香片),並繪有禽鳥及植物圖案,紙的外緣還會塗裝修飾,顯然是較高價的外銷茶。
日據時期臺灣茶葉包裝木箱,大致分為烏龍茶用及包種茶用兩類。烏龍茶之木箱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箱其實稱為「半箱」 (half-Chest),可容納18公斤散裝茶葉,中型的木箱稱為「盒」 (Box),可容納9公斤,最小的稱為「半盒」 (half-Box),可容納4.5公斤。包種茶的木箱,早期裝紙包的一兩、兩兩或四兩包的小包裝茶葉,常用的有四種,分別為25斤(四兩包100包),21斤(四兩包84包),10斤(四兩包40包),2.5斤(一兩包40包)裝。比較少用的有38斤裝與28斤裝兩種。後期為了節稅,包種茶箱開始裝散茶,規格就與烏龍茶木箱相同。通常箱子愈小,裡面裝的茶葉愈貴。
所有出口品牌茶的木箱會貼商標紙,更高級的茶會在木箱上繪畫,原料茶(散裝茶)則只在箱外塗商號。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