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坂文庫」原址位於基隆市義一路臺灣銀行基隆分行左側,是1920年(大正9年)基隆圖書館的濫觴。
其創辦人石坂莊作先生,繼1903年(明治36年)設立「基隆夜學會」 〔1909年(明治42年)年改為基隆夜學校〕後,又設立私立圖書館「石坂文庫」,開啓了知識水庫的經營,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提供必要的養分。
根據石坂先先所製「石坂文車藏書分數統計表」,藏書分五類(門):第一門為國家學、法律學、社會學、經濟學、財政學與統計學;第二門為宗教、教育、哲學、語學、文學與藝術;第三門為歷史、傳記、地理、紀行、數學、理學與醫學;第四門為兵事、工學、產學;第五門為家庭、雜書、類書、叢書、新聞紙與雜誌;以上五門,和漢書(中日文)、洋書(西文)與雜誌,共計8416册。
石坂先生不只自己購書捐書,還鼓勵社會人士捐書,所以書籍愈來愈多,於是辦理巡迴書車,並擴大服務,設立多處分館,如奠濟宮、新店支館等,還出版年報;凡此,已經具備傳統圖書館的規模。
西元1923年(大正12年)台灣總督府頒佈「圖書館規則」後,各州相繼成立公立圖書館,石坂先生有感於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乃將文庫關閉,所有圖書捐給「財團法人基隆公益社」,結束15年的圖書館業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