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棗

跟金棗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金棗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金棗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金棗學名為金橘或金柑,外型橢圓飽滿,外觀金黃橙橘,是柑橘類的一種,擁有「柑橘家族小寶石」之稱。金棗適合在無明顯乾季且排水良好的地區生長,宜蘭因為氣候多雨、雲霧繚繞,非常適合金棗生長,全台灣96%的金棗都產自宜蘭,因此宜蘭被譽為「金棗的故鄉」,金棗更是與鴨賞、膽肝列為宜蘭三寶之一。

一般來說,食用柑橘類的水果都會將外皮去除,但金棗是唯一可以連著果皮一起吃下肚的柑橘類水果,最特別的是,果皮是金棗果實中最甜的部位,果肉與汁液則嚐起來是酸的,將整顆新鮮的金棗果實帶皮吃下,可以體驗到酸甜清新的味覺經驗,十分特別。金棗營養價值非常豐富,自古即有潤肺養生、生津解渴等效果,可以熬製金棗膏或金棗茶飲用,金棗除了製作蜜餞外,還可以製成果醬、桔醬、金棗酒等食品,宜蘭在地老字號「老增壽蜜餞鋪」、及「橘之鄉」都是因為製作金棗蜜餞而闖出一番名堂。

金棗可以說是宜蘭最具代表性的水果,盛產期在每年11月至隔年2月,作為金棗的故鄉,小小的橙色果實也在宜蘭人的常民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許多美味菜餚皆以金棗入菜,例如宜蘭在地特色小吃「棗餅」,以金棗膏、冬瓜糖及桔餅製成的美味台式零嘴,「金棗蜜餞」也是許多宜蘭人細微卻不可或缺的回憶,將日常與金棗的酸甜好滋味緊密地連結在一塊。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金棗 / 撰寫者:鄒宜君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832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
資料來源
橘之鄉官網:https://www.agrioz.com.tw/ 橘之鄉吉箱工坊展示說明
撰寫者
鄒宜君
創作者
橘之鄉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
媒體類型
其他
尺寸
材質
水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