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則資料包含兩張照片,分別是春夏大神與秋冬大神的法像。春大神、夏大神、秋大神與冬大神,合稱為四季大神。平常,振祐堂八家將團的成員們並不採用四季大神這樣的稱呼。他們依照四位將神的臉譜特徵,分別稱為蓮花(liân hue)、葫蘆(hôo-lôo)、鳥喙(tsiáu tshuì)跟虎面(hóo bīn)。這四位家將所持的法器則分別是花盆、火盆、蛇與雷公槌。
從這十位八家將將神的稱呼來看,其中應該含有神職位階的差別。例如文武「差」、甘柳范謝「將軍」和四季大「神」,這三組以四季大神的位階最高。民間觀念認為,八家將陣頭的功能是用來捉捕滋擾地方安寧的惡靈邪祟,文武差爺宣達各個八家將將堂主公的命令、甘柳范謝將軍負責追捕,四季大神則是押解犯人。在這樣的觀念下,八家將將團出陣時,四季大神無須展演過於複雜的套式表演。向各個神明致意時,這四位裝將人員往往以切籤、踏三粒等較為簡略的招式結束參禮。
在振祐堂八家將團對於新進人員的訓練步驟,首先是練習尋找身體重心的蹲馬步,接著則是練習落路、踏三粒。待這些步驟都練習流暢後,導師就會考慮讓這位學生裝扮不需要複雜腳步的四季大神,透過真實的出陣表演,讓學員直接得到真的的表演經驗。如果學員不精進自己的扮將技巧,往後的出陣就只能一直擔任四季大神的角色。此外,由於四季大神相對簡單的步法,容易被觀眾忽略,往往很難得到觀眾目光,因此這四位將神不會是八家將成員們扮將的首要選擇。昔時的振祐堂八家將團練習人數,曾有過百人的紀錄,導師通常在出軍前幾日,會在寫有各個八家將將神名字的黑板(此塊黑板已不見)上,填下此次的扮將人員名單。由於能夠扮將的人數只有十位,每次的出陣公告都讓成員們相當期待。曾有位振祐堂的成員,自己一直無法得到出陣的機會,某次出陣公布名單後,又再次沒有在木板上見到自己的名字,這位成員看見消息後,轉身跑回去向祖母哭訴,害得祖母還要親自來到過溝仔震安宮,向導師求情,希望往後的出陣,能讓他的孫子有個裝將機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