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艾森豪威爾:歐洲十字軍》,是韓石泉醫師的藏書,封面為艾森豪被群眾簇擁的綠色圖片,標示書名、作者。本書由曾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David Eisenhower,1890-1959)撰寫,張北海、黃麟佑翻譯,由世界書局發行,屬於中國國際叢書,1953年出版。本書為作者以回憶錄方式記述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狀況,書中最後談到蘇聯共產勢力以及美國民主的理念,說明圍堵共產政權的重要性。全書一共24章,包括〈大戰之前〉、〈大戰爆發〉、〈馬歇爾的指揮所〉、〈進攻的基地〉、〈計畫進攻北非〉、〈突尼西亞戰役〉、〈「狼犬」進攻西西里之戰〉、〈西西里與薩勒諾〉、〈開羅會議〉、〈義大利〉、〈進攻歐陸的設計〉、〈希特勒的最後掙扎〉、〈持馳騁於德國〉、〈歐洲勝利日的新問題〉、〈作戰行動的檢討〉、〈蘇俄〉。本書定價為1元8角3分。
本書為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回憶錄,翻譯自Eisenhower at War 1943-1945一書。作者艾森豪1915年自美國西點軍校畢業,開始其軍旅生涯,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擔任盟軍在歐洲的最高指揮官。1945年成為美國陸軍參謀長,1948年卸下參謀長職務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1950年代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繼續給予臺灣經濟援助,同時於6月爆發韓戰,臺灣也被美國納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中,並且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海,與國民政府達成共識宣布臺灣海峽中立化,停止國民政府對大陸的空軍行動。1953年至1961年艾森豪擔任美國總統,於1953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宣布解除臺灣海峽中立化。1955年美國國會通過《臺灣決議案》,該案授權美國總統能以武力保衛臺灣。1960年6月18日艾森豪總統訪問臺灣,並在總統府前發表演說,是少數在任期內訪問臺灣的美國總統。
而同時期的韓石泉醫師,剛結束1946年至1950年第一屆臺灣省參議會的任期,1948年至1954年擔任臺南市醫師公會會長,臺灣島內的局勢也因為二二八事件、戒嚴變得緊張,而醫療環境也因為戰後尚無完備法規和資源,處於混亂狀態,1953年韓石泉醫師也在第六屆醫師節中發表〈醫師十箴〉對醫療倫理道德提出建言,期望讓當時的醫師重新省思,並改善醫療環境。根據書中的筆記,韓石泉醫師曾讀過本書,且將書中〈大戰之前〉、〈大戰爆發〉、〈歐洲勝利日的新問題〉、〈作戰行動的檢討〉、〈蘇俄〉等章節做特別註記,面對戰後混亂且多變的政治情勢,本書雖是以回憶錄的方式書寫,但亦能透過書中內容理解中華民國執政者與以及世界局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