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支亞干部落耆老Maru Piring張春富的工寮一景,可見三顆石頭搭建的火灶,太魯閣語稱為Rqda。從日治時期的紀錄及耆老口傳得知,太魯閣族部落的房屋,過去主要的建材為木頭、竹子及茅草等,竹屋內部一定會設置升火的Rqda,其石頭選擇標準要硬且不易碎,三石灶除了升火取暖、煮飯及煙燻獸肉,火的熱氣及煙霧同時能去除溼氣,房屋不易腐爛,延長房屋的使用期限。
依據支亞干耆老許榮光說明,剛從山上遷往支亞干部落時,當時家屋仍沿用山上的建材及建材方式,以木頭、竹子及茅草為主。房屋的搭建會請部落專門的匠師,樑柱則是找當時販賣木頭的人買,所有建材均來自支亞干,若是沒有錢買木頭,會用類似孟宗竹品種較粗的竹子來替代。
許榮光以前只能是長輩或老人睡在三石灶旁的竹床,其他小孩睡竹屋另一側的床位。冬天就算蓋著qabang棉被還是會很冷,晚上睡覺時會把木炭放在竹床下方,讓熱氣往上燻去除濕氣,老人還會把地瓜放在三石灶下方的土裡,隔天起床帶著悶熟的地瓜去耕田,可見rqda在過去傳統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