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診療簿餘白》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共11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診療簿餘白》有關的相片,第10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診療簿餘白》

  本書為《診療簿餘白》,是韓石泉醫師的藏書,封面為黑色。本書由醫師兼作家的正木不如丘(本名為正木俊二,不如丘為其筆名,1887-1962)撰寫,由春陽堂發行,1923年出版。本書為作者結合自身診療與生活經驗所創作的短篇文集、長篇、短篇小說的集合。內容共有36篇,包含〈誤診一つ〉、〈王手飛車取り〉、〈御詠歌〉、〈清教徒の死〉、〈草津よいとこ〉、〈すつばんの血〉、〈臍の悲〉、〈過ぎし日のために〉、〈うそ八百〉、〈食慾缺乏者〉、〈お七風邪〉、〈名醫〉、〈南一號室〉、〈真像偽像〉、〈保菌者〉、〈陸奧の人〉、〈誤診物語〉、〈賄賂記〉、〈故里の人と旅行の人(小說)〉等。本書定價金2圓。

  韓石泉醫師1918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1919年至臺南醫院服務,1922年離開臺南醫院與黃金火醫師共同經營共和醫院。1929年獨立於臺南市本町(今中西區民權路2段229號)開設韓內科醫院。值得注意的是,韓石泉醫師於1931年在《臺灣新民報》副刊中連載〈十三年來我的醫生生活〉。1948年至1954年擔任臺南市醫師公會會長,面對戰後混亂的醫療環境曾在1953年11月12日醫師節中發表之〈醫師十箴〉,內容是十條針對醫療倫理道德的建言,期望讓當時的醫師重新省思,並改善醫療環境。1962年出版《診療隨想》,內容以醫師隨筆記錄其對於疾病、社會、文化、病家、醫病關係、政治等的觀察,並且說明:「關於診療的用心態度,疾病的經過觀察,診療有關瑣事以至日常生活細節,興之所至,不假思索,迅筆直書,唯欲使讀者明瞭一個市井凡庸的內科醫生底長期磨練。其中有甜有苦,有澀有辣,是醫生生活的小小寫照。......本文雖非學術性研究,祉要能引起同業們些微的興趣與思慮,則是望外之幸了。」與本書相呼應,皆有將診療經驗、醫病關係經營等傳承的想法,期望為未來的醫者和病家增進福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資料來源
韓石泉,〈序〉,《診療隨想》(臺南:作者自版,1962)。
撰寫者
楊雅蓉
創作者
正木俊二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23/2/8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