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農業時代的塑膠」的竹子,對於臺灣常民生活十分重要。竹子在食住行方面十分常見,而衣飾的部分現在較少有人聽聞竹子拿來製作衣服。然而是「竹衣」客語稱「竹衫」是獨特的竹工技藝,用細竹管裁成3公分以內,以線穿成正方式,邊緣以布條縫緊,中間縫兩條帶子繫衣,與一般上衣相仿,一般多為無領無袖的背心造型,也有無領長袖的式樣。
本件竹衣典藏於屏東縣客家文物館,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館藏的竹衣款是類似,屬於長袖型的竹衣,式樣為開襟連肩長袖圓領,腰部以串綴織有兩排六邊型做為裝飾造型。
。俗稱「隔汗衣」的竹衣,具透氣、隔汗的特性,最早在清代開始傳用。傳統朝廷官員、戲劇演員應付燥熱、流汗的寶衣,是官員、演員穿在朝服或戲服內的襯衣,避免汗水浸濡,可以保護衣服,是清代以來中國大陸特有一種服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