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物為百特(Baxter)輸液套教學說明書,是韓石泉醫師藏書中的文物,夾在《輸血實施法》當中。說明書封面有輸液套的照片與解說構造圖,同時也解說輸液套的功能就是用來輸血或血漿,以及清潔和消毒套件。主要說明使用百特輸液套如何從PLASMA-VAC 容器輸血或血漿,並講述以下16個步驟:倒置容器幾分鐘、取下防護罩、擦拭塞蓋表面、使用消毒無菌的18GA針穿刺較大凹槽處幾分鐘、拔針且推入較小的凹槽並將針留在原處、將過濾器滴頭插入較大的凹槽、關閉夾具並懸掛容器、準備進行靜脈穿刺、打開夾具並提高儀器用管、慢慢地交替降低提高儀器用管、當液體充滿儀器用管時關閉夾具、連接針頭與轉接頭、打開並快速關閉夾具將空氣驅至針頭外、將針插入靜脈、打開夾具至所需流量、當輸液容器空了之後即關閉容器並將針頭拔離靜脈,並且附圖片說明。最後一頁,則是說明輸血套的清潔與消毒流程。
本文物的廠商百特(Baxter)為1930年由Don Baxter和Ralph Falk成立於美國伊利諾州之預製靜脈溶液的製造商,1930年代發明TRANSFUSO-VAC 容器將過去不易保存的血液,得以存放至21日。1941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為解決軍隊對血液的需求,擴大業務範圍開設臨時工場,同時也研發PLASMA-VAC 容器讓血漿能從全血中分離出來存放。戰後研發塑料材質的採血容器,減少血液被汙染的機會。至今仍致力於凝血劑與血液、腎臟透析等有關的醫材製造。根據百特的歷史,可以推知此份說明書出現的年代大約是1940年代。
有關於新型醫療儀器的技術學習,韓石泉醫師曾在1962年出版之《診療隨想》中提到:「生命為人生的根本;增進健康,預防及治療疾病,擋延老衰,提高壽命,都要依賴於醫生的智慧、學識、經驗與技術。醫生倘能敬業服務,則其人生將具有崇高價值;而敬業者不外視病人的痛苦如同身受,不斷的探討有關新的藥物、技術和儀器,並渴求新知,廣搜病例……」展現韓石泉醫師對於生命以及患者的尊重,對於醫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從本份說明書可以看到當時韓石泉醫師,將使用步驟重點一一畫出,學習醫療器材使用的痕跡;也可以一窺當時醫療物質文化的發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