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不一定是冷冰冰的建築物,而可以融入生活之中,變成生活中的博物館。永成戲院在1945年開張成立,但其前身並非戲院,而是黃直先生經營的「永成碾米廠」,二戰爆發後,碾米廠也受波及,受到重創的碾米廠風光不再,黃直先生便將其改建為戲院,也就是永成戲院由來。
此次永成戲院以人文取向拍攝取向呈現,再創鹽水人共同的歷史場域記憶。自評,客觀上構圖尚嫌雜亂,但主觀上則忠實呈現以往的戲院即景亦是如此,販夫走卒,人聲鼎沸,每個人抱持者不同的心情沈浸在影片的脈動中起伏,獲得情緒上暫時的依託。
戲院即是社會的縮影,市井小民川流其間即便看到貓、狗及雞漫遊其中不足為奇,凸顯時代的記憶。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 2.0 推動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