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藝術》第4卷第11號

跟《臺灣藝術》第4卷第11號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臺灣藝術》第4卷第11號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臺灣藝術》第4卷第11號

《臺灣藝術》,漢和文並用的綜合性文化雜誌,1940年(昭和15年)3月4日由臺灣藝術社創刊,黃宗葵主編兼發行人。月刊,共55號,1944年(昭和19年)12月更名為《新大眾》。創刊號後記指出《臺灣藝術》使命為「網羅本島所有藝術領域,並將之綜合編輯」。內容兼顧通俗與藝術性,收錄各類創作、座談會紀錄與政令報導等,反映日治後期臺灣文藝界發展和社會文化。

第4卷第11號小說有蘇文石描寫內臺通婚與融合的連載〈南風(十六)〉、江肖梅〈諸葛孔明〉;辻小說有坂口䙥子〈發表の後〉、瀧澤千繪子〈女給〉;專論有吳天賞〈青年と讀書〉、蘇玉民對比漢和文間同意但寫法顛倒的漢字〈和漢熟語の比較〉等;漢文的〈蓬萊詩壇〉;報導有〈南星藝能挺身隊隨行記〉、〈帝国少女慰問歌劇團を訪れて〉、〈今月の人•濱田隼雄氏〉。本號〈美術報國鼎談〉是由府展審查員鹽月善吉、洋畫家岡田穀和南畫家王少濤討論現代繪畫取向、地方藝術展現、藝術日本化發展和材料等議題。

《臺灣藝術》: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20/index.html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藝術》第4卷第11號 / 撰寫者:邱歆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476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資料來源
1.黃宗葵主編,《臺灣藝術》4:11號(臺北:臺灣藝術社,1943)。 2.李文卿,《共榮的想像: 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臺北:稻鄉,2010)。 3.柳書琴,《日本時代時期臺灣現代文學辭典》(臺北:聯經,2019)。 4.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5.「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臺灣藝術」(來源: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Journal020/index.html,檢索日期:2020.06.24)。
撰寫者
邱歆
創作者
黃宗葵主編兼發行人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43/11/01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臺灣藝術社
存放位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