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碼

台灣碼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圖片中的資訊看起來很亂,因為這是隨手筆記,裡面有一些訊息,包括畑租、人名和一堆數字。紙張上面有兩種顏色,一種黑色,是毛筆沾墨水寫的,另外則是青色,應該是原子筆褪色後的情形。這份文件至少有70年了,也因為這樣文件上有些數字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就像是無字天書。

文件中間青色,像是塗鴉的符號,其實是一連串的數字。從左邊最上面類似「10J」的符號代表的數字是「105」,旁邊「10文」代表的數字是「109」。水汴頭的廖菸田將這種數字符號稱之為台灣碼。台灣碼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數字符號從1到10的寫法,只是這種寫法比較特別,年紀在50歲以下的人應該都不知道,而年紀大一點的人也不見得知道,因為會用這種台灣碼的人通常是商人小販。

廖菸田記憶中的雲林商業很發達,商家都是用這種台灣碼來簡化記帳,另外台灣一些老廟的帳本還存有這種台灣碼。廖菸田認為中文的數字「壹、貳、參…」筆畫過於複雜,不適合商用,而「一、二、三…」又很容易被竄改,所以才會流行這種台灣碼。不過台灣碼應該不是如廖菸田所說是台灣獨創。極類似的符號有蘇州碼,也有人稱之為花碼。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可以看出早先雲林商業發達是不爭的事實。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 田調採訪
撰寫者
許逢麟
創作者
書寫:不詳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文件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