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顯〈山上的鄰居〉出自《蘭陽森林美學︰山村文學行腳》。本文以不同年齡層的眼光,看山上與山下的樹木與人的互動。
吳敏顯曾任宜蘭高中教師、聯合報副刊編輯、萬象版主編、地方記者,《九彎十八拐》雜誌編輯,宜蘭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小說集《沒鼻牛》,散文集《青草地》、《逃匿者的天空》、《老宜蘭的腳印》、《老宜蘭的版圖》、《宜蘭河的故事》等。
本文起初以童稚的眼光、擬人的筆法書寫樹與人的關係,對於孩童來說樹只有大樹、小樹和老樹之分,就像老鄰居一般,樹木總是排隊看他們愁眉苦臉的上學。反之,小孩也可以假裝大將軍一般,對樹木閱兵,還有許多好玩的遊戲,都和樹木脫不了關係。接著寫與文友上太平山,大家像小孩子一樣,跌跌撞撞在海拔2000公尺的高山上練習深呼吸。滿山皆樹,少幾棵沒人會發覺,偏偏大家愛樹,步道、建築、平台為樹讓路,視為理所當然。反觀山下,隨著道路拓寬、社區改建,老樹失蹤了,好像也沒人關心,因為樹木沒有戶口,也沒有選票。
作者回憶第一次上太平山是15歲的時候,住著2000多人的林場宿舍,所有的設施一應俱全,突然森林鐵路被拆了,伐木停止,蹦蹦車、流籠被廢棄。最後,他還是要替山下(節錄)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