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中心之「文昌祠 」,為台灣戰後首座由政府興建的官廟,在格局上分為三川殿及正殿,殿前的石柱、石鼓及地板,皆由青斗石製成,兩旁水車堵飾有交趾陶。廟宇建築坐東北朝西南,屋頂為起翹之燕尾脊,脊上飾泥塑,剪黏以及交趾陶。
正殿供奉的主神為文昌帝君、五聖文昌(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朱衣神君),祈求國家文明昌盛人才濟濟。左右陪祀戲曲祖師西秦王爺、田都元帥、孟府郎君及工藝祖師魯班先師、爐公先師、荷葉先師,期望臺灣傳統藝術的技藝能傳承發揚。戲曲、工藝祖師及花瓶五賽,分別由「國家重要傳統藝術技藝保存者」施至輝先生雕刻與陳萬能先生製作,在臺灣文化資產保存上別具特殊意義;前殿、正殿及天公爐上方的燈籠,為民族藝術薪傳獎吳敦厚的作品;文昌祠之廟名牌匾則是由前文建會首任主委、中研院院士陳奇祿先生題字,木雕藝師李秉圭遵古法製作;樑枋及門神彩繪乃邀請臺南府城的彩繪世家潘岳雄先生執行,最出色之處為「四顧眼」畫法。
整座廟祠乘載了眾多傳統匠師的巧心與工藝。文昌祠前有個「粉墨乾坤」匾額的戲台,以八根紅色柱子撐起,戲台正中後方有個天官賜福圖案的太師屏,舞台上方畫有許多忠孝節義與民間歷史故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