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仔歪橋,原名「清洲橋」,位於現今羅東鎮與三星交界,是三星鄉 尾塹村通往羅東鎮之重要橋樑。其名來自噶瑪蘭族──「歪仔歪社」,為紀念歪仔歪社而更名。
歪仔歪於噶瑪蘭語指「藤」之意,傳說歪仔歪社族人出海所搭的船隻皆由藤編製,該地又稱為「番社投」,因漢人入墾社人才多遷出,故稱此地為歪仔歪。未設立歪仔歪橋時,赤腳渡河是當地人的共同記憶。然而,日治時期政府建設太平山運材鐵路,架設橫跨羅東溪的五分車木橋,為歪仔歪橋的前身。因木橋時常被洪水沖毀,戰後改建為水泥橋,2009年拆除重建,成為三星至羅東之交通要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