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古稱「大堀」,因地勢低窪、容易積水而得名。大堀庄原隸頭圍堡,日治初期改雅稱為「大福」,1920(大正9)年宜蘭改設三郡時,劃歸於壯圍堡,戰後仍隸屬壯圍鄉。大福改名至今,當地年長者仍習慣稱此地為「大堀」。
大福國小位於頭城、壯圍及礁溪三鄉鎮之交界,是個典型的鄉村型社區學校。1906 (明治38)年,設立頭城公學校之大福分教場,同年4月獨立為「大福公學校」。1936(昭和11)年日本政府實行集中教育,將大福、過嶺與土圍三所公學校,合併設立「古亭笨公學校」於壯圍古亭。1946年,於大福村增設分班一班,1951年8月,因大福分班增至六班,升格為大福分校。隔年8月,才正式獨立為「大福國民學校」。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大福國小每年招收學生數逐年下滑。為了吸引適齡的學童來就讀,學校提供了多樣的社團活動與豐富的鄉土教學,讓孩童透過社團活動自性學習,經由生態教育學會如何珍惜這片美麗的土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