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鐵追憶-從竹林到土場的十處車站

林鐵追憶-從竹林到土場的十處車站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林鐵追憶-從竹林到土場的十處車站

  此活動為109年「經典蘭陽–宜蘭縣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之加值轉譯活動,以昔日太平山森林鐵路十個車站為脈絡,耙梳太平山從林場到森林遊樂區的變遷與沿革,鏈結宜蘭林業開發歷程及其對蘭陽地區城鎮之發展和人文之影響。活動對外開放報名,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莊文生老師全程講解。

  從原為羅東出張所的林業文化園區集合開始,第二站來到橫跨羅東溪、早期為架高檜木橋的歪仔歪,再驅車前往原地重建的大洲車站,隨後來到與林鐵建設息息相關的安農溪參觀。走舊鐵路線五分路往二萬五車站及十九結城,深入了解在地文史。爾後前往目前已改建為三星公園的三星車站,以及保留站體最原汁原味的天送埤車站。

  午間從破布烏堤防啟程,鐵路線至此沿著蘭陽溪右岸建築,來到蘭陽發電廠圓山機組附近的清水湖車站,進入昔日為入山檢查哨的牛鬥車站,沿宜51線至樂水車站,最後到達運材山地線與平地線轉運站的土場車站。

  莊文生老師的專業導覽與解說,不但讓參與民眾廣增林鐵文史相關知識,更意識到建構文化記憶庫對於保存文史資料之重要性。期能藉此推廣活動,提升全民文化涵養、並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林鐵追憶-從竹林到土場的十處車站 / 撰寫者:莊文生;鄭文嵐;謝淑娟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602909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地點-地址
舊太平山森林鐵路沿線各站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撰寫者
莊文生;鄭文嵐;謝淑娟
時間迄
2020/10/24
地點-緯度
24.6625355
地點-經度
121.6197571
參考資料
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時間起
2020/10/24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