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鋸子

跟鋸子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鋸子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鋸子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鋸子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鋸子應依功能使用,並須明辨是拉鋸或推鋸,本物件為推鋸。一般來說,鋸切技巧是開始與結束之時,都要記得施力要輕,間距衝程要小,速度要慢。

鋸子依照切斷木材方向,可分為「橫斷鋸」和「縱開鋸」。橫斷鋸主要用於鋸切橫斷木材,鋸切方向和木紋成垂直,鋸齒如小刀形狀具有切割木紋的功用,鋸齒每隔一齒分別向兩側傾斜使鋸齒較片寬,鋸切時才不會咬住鋸片。

鋸子是一種相當傳統的手工工具,近代則因為機械動力的興起,讓鋸子的種類及用途更多元化。傳統木工用鋸的核心是鋸齒,不同鋸子,其齒形和鋸路設計也各不相同。齒刃形狀與鋸齒的角度有關,一般情況下,順鋸齒形稍微傾斜,約在90~95度之間;截鋸和彎鋸則在80~85度之間。鋸齒角度和鋸條齒根部所形成的角度越大,鋸割力越弱,鋸末易掉落;反之,角度越小,鋸割力越強,鋸末容易附著。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鋸子 / 撰寫者:「船河搖呀搖—臺南運河與船舶記憶調查暨數位影像呈現第一期計畫」計畫辦公室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289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撰寫者
「船河搖呀搖—臺南運河與船舶記憶調查暨數位影像呈現第一期計畫」計畫辦公室
貢獻者
提供者
陳金龍

創作者
吳嘉燕
創作者
吳嘉燕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10/1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60 × 8.5cm
時間分期
2010年(中華民國)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