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鐵鎚(二)

跟鐵鎚(二)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鐵鎚(二)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鐵鎚(二)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鐵鎚(二)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槌、鎚或榔頭是一種敲打的工具。這類敲擊工具,雖然是生活裡面很常用的工具之一,但仍需依工作性質選擇不同工具,才能避免損壞工具(槌或鎚頭)及工作物的表面。選擇適當的敲擊工具,須考慮重量要和所敲打的工作物配合,鎚柄的長度要配合個人身材。本物件為造船師陳金龍的收藏,他表示這把錘子是用來捶打「釘錘」,將棕仔絲填入船板的接縫處,用來填補縫隙,然後再塗抹桐油灰,用來防止滲水。

打形鐵鎚種類繁多、大小不一,依需求選用所需鐵鎚。本物件為平頭鎚,是種兩端皆為平頭的鎚子,常用以打鑿、接榫組合等工作。另還有(1)尖尾鎚是下端鎚面有微凸出之圓面,上端為尖尾形,故稱為尖尾鎚,用以調整鉋刀、釘鐵釘等工作。(2)塑膠皮鎚是用於敲打完成之工作面或易擊傷之工件。(3)拔釘鎚用來拔除釘子,鎚擊木釘或鐵釘。(4)木槌一般用於敲平或敲打整形,特性是較不會傷害作品表面。如製作戒指時,金屬板兩端焊接完畢,使用木槌敲打,不圓的戒圈即可變圓。(5)尖頭鎚可用於鎚擊木釘或鐵釘。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撰寫者
「船河搖呀搖—臺南運河與船舶記憶調查暨數位影像呈現第一期計畫」計畫辦公室
貢獻者
創作者
吳嘉燕

提供者
陳金龍
創作者
吳嘉燕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10/1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37 × 9 × 5cm
時間分期
2010年(中華民國)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