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James Wheeler Davidson所拍攝當時新建之臺北火車站,並收錄於《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中。本照片是由西向東拍攝。車站仍在臺北城城牆外,但距離城牆很近,車站大門面向南,即面向城牆。
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先生興建臺灣縱貫線鐵路時,將臺北火車站(第一代臺北火車站)設置於今西寧北路(原名河頭溝,當年是一條可行船的水道)、長安西路、塔城街、鄭州路所圍成的街區內,西元1891(清光緒17)年開始啟用。1901年,臺北火車站因縱貫線鐵路改道而遷至現址,第一代臺北火車站遂於1908年拆除,並在原地改成日式木造車站,稱為大稻埕停車場,為淡水線之發車站。照片為James Wheeler Davidson所拍攝當時新建之臺北火車站,並收錄於《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中。本照片是由西向東拍攝。車站仍在臺北城城牆外,但距離城牆很近,車站大門面向南,即面向城牆。原本縱貫線改道規劃時,計劃拆除城牆西北邊的一角,鐵路沿著西邊城牆向南行,沿著北面城牆向北行,但最後決定將城牆全部拆除,可能與火車站正門的位置有相互之影響。《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是由1897年美國駐臺灣代理領事James Wheeler Davidson (清代中文記載為「德衛生」,目前臺灣翻譯為「達飛聲」) 所著,在1903(日明治36)年由「日本公報(Japanese Gazette)新聞社」發行 (陳政三譯《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未來》),是英文發行的臺灣研究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