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靴籐,治魚口便毒,袪風濕,止骨節痛及刀銃傷。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武靴籐的醫療功效。
《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武靴籐在中醫的認知中,被認為有「消腫止痛、清熱涼血、生肌、治癰瘡毒」的功效。山葛籐從根、莖、花到種子都可以入藥;臺灣原住民如達悟族人,甚至將其編織成籐盾,作為防禦武器之用。武靴籐主要生長在低山地荒野、坡地及海岸叢林中,為夾竹桃科(Apocynaceae)的植物。武籐靴內含一種獨特的武靴葉酸(Gymnema acid),可以參與體內的能量代謝,幫助舒緩甜食及糖分攝取過多等困擾,進而達到促進代謝、調節生理機能和舒緩身體負擔等功能。只要嚼食武靴藤的葉子就能產生干擾甜的味覺進而達到甜味需求的抑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