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草,一名蒲公英;有細莿,中抽一莖,莖端有花,黃如金錢;開罷飛絮隨起,絮中有子落地即生。專治女人乳上生毒(「諸羅縣志」)。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蒲公英的形態與功效。
《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蒲公英有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產後婦女熱毒蘊結引起的乳癰乳腺炎,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乳腺紅腫發炎引起的乳房化膿性疾病。如果患有乳腺方面的疾病,可以多吃蒲公英或喝蒲公英茶做日常保健,避免乳腺疾病進一步惡化。蒲公英亦有腸胃道清熱的強效,因此也可用在細菌性腸胃道感染中使用,但也因為其清熱效果非常明顯,因此不推薦腸胃道功能不佳的患者服用,非常容易導致胃寒疼痛腹瀉,建議在中醫師診斷為腸胃道急性熱性感染當中來做使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