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九層塔、珠仔草、金不換

九層塔、珠仔草、金不換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九層塔、珠仔草、金不換

九層塔、珠仔草、金不換(俱治跌打損傷)。


本條史料在介紹九層塔、珠仔草與金不換都能治療跌打損傷。


1762年(清乾隆27年)起臺灣府知府余文儀主修「府志」稱《續修臺灣府志》(通稱《余志》),而在1774年(清乾隆39年),余文儀在福建巡撫任上刊行,總計26卷。


九層塔,葉子有強烈的類似茴香的氣味,常用以治療跌打損傷、蛇蟲咬傷。此外,九層塔亦常見於各式料理中,無論是西式、中式、泰式抑或是越南料理,都多以九層塔作為香料。食療中出現九層塔,除了用作調味外,也可能與其藥用價值有關。珠仔草又名甜珠草、珍珠草,全草可入藥,有解毒、消炎、清熱止瀉、利尿之效。至於金不換,原名為羅勒,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胃腹脹滿、消化不良、胃痛、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蛇傷、濕疹、皮炎等,能起鎮痛、催眠及鎮靜作用。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九層塔、珠仔草、金不換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225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資料來源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八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余文儀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乾隆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