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港口事件

大港口事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此圖為國立東華大學數位人文與地圖研究室所繪製,從此圖中可了解大港口事件發生的經過與移動。事件起因於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政策,總兵吳光亮率兵進入東部,欲強行開闢水尾(花蓮縣瑞穗鄉)至大港口(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道路,引發奇密社、納納社、阿棉社的反抗。而在大港口發生衝突1877年(光緒3年)4月起,清軍進駐璞石閣、水尾、大港口等處鎮壓,後1877年(光緒3年)7月烏漏社起義又被鎮壓,1877年(光緒3年)8月至12月阿棉山社、納納社繼起抗清(三度與清軍交戰),1878年(光緒4年)1月媾和與靜埔營屠殺事件,最後大港口事件使得當時港口阿美族壯年精英死傷慘重,也使得阿美族人離開原來的居住地。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大港口事件 / 撰寫者:楊于萱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142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撰寫者
楊于萱
創作者
楊于萱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20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