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豬膽肝醃漬

跟豬膽肝醃漬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豬膽肝醃漬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豬膽肝醃漬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豬膽肝醃漬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豬膽肝」是客家流傳已久的古早味,是一項極具風味的特殊客家美食,更是是許多上了年紀的六堆人對於家鄉年菜的回憶。為何是特殊美食,是因為對於沒有吃過豬膽肝的人來說,其口味如同榴槤一樣,喜愛的人為之著迷,不愛的人避之唯恐不及。

豬膽肝跟臘肉類似,主要是用醃漬法製作,而主材料豬肝的好壞是影響豬膽肝口感的重要關鍵,首先須挑選新鮮豬肝,一定要挑選軟嫩的粉肝,過硬、過油的肝都不行。洗淨後以鹽及醬油醃漬,並至於日光下曝曬5-7天方能完成,因此製作豬膽肝的成功率與否跟天氣好壞也是十分有關係,每年中秋後到農曆年前都是醃漬豬膽肝的時節,此時的天氣比較穩定,製作完成的豬膽肝就成了秋冬季的限定美食,鹹中帶甘,放在冰箱可以保存頗長的一段時間,也成了過年的獨特拌手禮。北部客家的豬膽肝較硬,南部則較軟,豬膽肝的食用跟烏魚子相似,放入電鍋蒸熟,切成薄片佐以蒜苗,或是快炒食用。

這項特別的客家風味美食,以往在後堆內埔及左堆佳冬都有長輩在製作販售,有許多老一輩的客家長輩會在年前訂購作為年菜,或是當作禮物餽贈親友,取「肝膽相照」的好意涵,現在則是越來越少見了,雖然豬膽肝的特殊味道獲得兩極的評價,但在以往年節的印象,若少了這一味鹹香,似乎年味就淡薄了幾分。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別名
滷豬膽肝
資料來源
受訪者楊影雪口述
撰寫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7/02/08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材質
數位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