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層坪水橋位於臺東縣鹿野鄉瑞隆村大原地區,外觀為仿「糯米橋」形式建造。1950年代(民國40年代),大原地區移入大批西部客家人,原先的鹿寮溪灌溉用水不敷使用,大原居民便一同引用關山月美區水源,挖掘出長約9公里的幹線、13條支線,灌溉面積達650公頃的豐源圳。
二層坪高地原屬豐源圳第十支線,因地形凹陷,早期由居民以挑土方式墊高水路,但長年累月下的淤積、滲漏及下陷,讓輸水日益艱困。為了改善此困境,臺東農田水利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鹿野鄉公所及大原居民合力向農委會爭取經費改建,遂於2016年(民國105年)完成目前二層坪水橋的改造,並回復其輸水灌溉的功能。
水橋改造後除了原先灌溉功用外,也透過農村再生計畫進行整體環境美化及改造,橋身另刻劃有跑水壁畫及客家山歌,並透過臺東在地公司及附近居民對橋身進行贊助與日常維護,使灌溉用的水橋如今也成為鹿野鄉的特色景點,更獲得2016年(民國105年)農委會優良農建工程獎肯定。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