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人的文獻中方曾記載:「領台當時,清軍撤退,置有水雷,然不知何故,突然爆發,廟宇大為被害。」因此,明治三十年(1897),張金發與江忠良、林榮欽等人提議重修奠濟宮,捐募二千五百圓後動工修建,並購置外木山數公頃土地做為奠濟宮廟產(今台肥一廠附近)。同年張金發被推舉為首任奠濟宮管理人。不久,張金發因年邁為由卸任奠濟宮管理人一職,繼由基隆巨富林榮欽先生接任管理。大正十二年(1923)廟宇因出現蟻害.瀕臨危險,鑑於有損神威,於是有重建之議,乃由管理人林榮欽之子林冠世統籌,花費四萬圓,建築前殿、正殿及後殿。而後殿即為古廟清甯宮,據說是當時為了節省奠濟宮重建費用,才將清甯宮原東向改朝北向,合併為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