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原為鹿港街內的小廟。清乾隆51年(1786),都司陳光邦因感地小廟窄,乃偕同郡人遷移改建於現址。鹿港龍山寺是一座規模龐大,造型優美的廟宇。坐東朝西,平面格局方正,為有山門的三進兩廊九開間縱深式建築,擷取泉州開元寺的建築精華,宏偉典雅而莊嚴肅穆,是鹿港八景之首,有『台灣紫禁城』的美名,被譽為建築學瑰寶,係內政部指定之國家一級古蹟。在臺灣目前較為著名的五座龍山寺(臺南、艋舺、鳳山、鹿港、淡水各一)中,鹿港龍山寺雖然為僅次淡水龍山寺而興建較晚者,但就格局、規模與形制上看,卻是這些寺廟中保存較完整者,且頗具古樸風貌的一座。照片中為龍山寺內門牆壁上的雕花。佔地1600坪,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