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宮之肇建溯自民國37年,初期以木柱支架、上覆布蓬鐵皮,搭蓋臨時廟亭供人膜拜。民國42年,地方人士鑒於廟亭簡陃,不足以承載百年香火,遂由熱心信士倡議集資籌建廟宇。承玉帝恩准選擇靈地,並蒙林興順捐地興建,建造一座磚砌瓦頂鴟尾的平房廟宇建築。計正殿一間及左右兩偏殿,並恭塑玉皇上帝金身一尊以供善男信女膜拜,初取廟名「天靈寺」,後易名「玉皇宮」,民國61年奉准正名為「玉清宮」。民國72年決議通過重建,旋即組成重建委員會統籌一切建廟事宜。重建工程前後耗費8年心力,完成前後殿之主要建築,於民國79年11月17日安龍謝土,於民國80年歲次辛未11月舉行「祈安慶成建醮大典」盛況空前。宮門為一座三門重檐式的牌樓。正殿建築則仿華北宮殿式,格局為中座正殿暨左右鐘鼓樓。中座為二層宮殿,殿前護衛大型石獅一對。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