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可以看到翌年每擔茶價幾乎翻倍,始得茶農收益頗豐。清代臺灣茶葉出口貿易始於1866年(清同治5年 ),英國人約翰杜德在臺灣收購茶葉輸往澳門,在1869年(清同治8年)時,臺茶開始輸往紐約,並在紐約打響知名度,始得茶價高漲。
從表中可以看到翌年每擔茶價幾乎翻倍,始得茶農收益頗豐。在1872年(清同治11),多家洋行看茶葉有利可圖,便競相購買粗茶,始得茶價漲至一擔四十一元之高價,不過隔年世界茶業不景氣,茶價又再回跌,因此,輸往福州再製成包種茶販售,自此,臺灣包種茶之外銷量逐漸追上烏龍茶。且這30年(1990-2020年)來,臺灣烏龍茶之輸出量也不斷,為臺灣之經濟發展做出不少的貢獻。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