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財銘回想當年念書時,都是用CDC Cyber寫程式作業。那時候不像現在的系計中幾乎所有機器都是交給學生來管理,所以當時的學生只能接觸到最外層的終端機,對於Cyber內部構造的運作就像是黑盒子一樣不太了解。學生要用的時候都要排隊,對學生來說,只要學校分配給自己的空間都能使用不會出問題就好。直到1986年,才開始有PC可以使用。同時代推出的小教授系列電腦與APPLE 2,都是只能進行一些小型作業,若要寫比較大的程式,還是一定要使用像CDC Cyber的大型電腦主機。
那時候還沒有USB也沒有光碟,儲存都是用磁帶, 因為其成本低廉且容易長時間保存,和讀取速度慢、需要驅動程式所帶來的安全性。當年如果是需要備份不常會用到的東西,使用磁帶機寫入磁帶為較方便的作法,磁帶也像是現在的外接硬碟,可以利用磁帶機讀入磁帶,並寫入原在磁帶機中的磁帶。
張財銘也曾見證Palm的短暫輝煌。他曾經擁有一台WorkPad,裡面只有一些簡單的app,用來記事、記帳,也沒有打字鍵盤,只能用手寫筆寫字輸入,而它會沒落的原因,就在於它的app太少,裡面的資料又只能單機使用不能上傳到其他地方。數年後問世的iphone智慧型手機,就是結合WorkPad與行動電話所延伸出的產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