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入選-早期寄藥包的藥品包裝

入選-早期寄藥包的藥品包裝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入選-早期寄藥包的藥品包裝

圖為2012年於台東曾景生家中所攝,此為耆老收藏至今的早期寄藥包內裝的藥品包裝。此寄藥包由透明厚塑膠袋盛裝藥品,袋中外層附上藥廠廣告,背面則為藥品配置說明。此普遍流行於1960-1970年代,在老一輩人的印象中,多是掛放在家中牆上,早期是紙袋裝,到晚期則是塑膠袋裝。通常會有藥販或是藥廠雇用的人會固定到家中巡視藥品使用情形,然後補充新藥,並於表中填寫註明。藥包內放置的藥品,不是該藥廠的,就是有流動藥販綜合各家藥廠的藥,諸如保安製藥廠的喘息散、明通製藥廠的新方治嗽散、三星製藥廠的征熱散等。較為偏遠的地區,藥販,一般台語習稱的「揹藥包仔」,除了補充換藥,亦會介紹這些從西部製藥工廠新出的藥及使用方式。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入選-早期寄藥包的藥品包裝 / 撰寫者: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輔導中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 2.0 推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0025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 2.0 推動中心
撰寫者
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輔導中心
創作者
曾景生文物提供,林慧珍 拍攝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