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施兩案紀略》為吳德功所著《戴案紀略》、《施案紀略》之合訂重刊本。1885年(光緒11年)臺灣建省,至1891年(光緒17年)或倡議應有省志,故成立「臺灣省通志局」以編修省志,預計建省十週年完成。而各縣、廳先行修撰地區方志,以為省志之基礎。當時吳德功得到白沙書院山長蔡德芳之推薦,獲聘編修「彰化縣志」,撰寫關於戴潮春、施九緞事件之始末。
戴潮春事件起於1862年(同治元年),戴潮春與天地會人士揭竿反清。施九緞事件則發生於1888年(光緒14年),導因於臺灣巡撫劉銘傳欲清丈田畝,署理彰化知縣的李嘉棠處理不公而激起民怨,進而導致民眾攻打彰化縣城。吳德功親歷其事,輔以文獻,故記述甚詳。可惜,乙未割臺,諸志未成散佚,此二書未能進入方志之中。1959年,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將二書合訂刊行,編為《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十七種。
吳德功在《戴施兩案紀略》中,秉筆直書,對於清廷官員治理臺灣的種種缺失,亦毫不避諱的加以批評。將事件發生的原因,歸咎於清廷官員索賄,造成戴潮春結黨會盟來加以對抗。後來繼任之官員,又倚賴戴潮春之聲勢而使其坐大,最後導致事件爆發、全臺震動。如此評論戴潮春事件,直指治理官員的缺失,更可見吳德功的史家筆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