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橋(丹大吊橋)在濁水溪和支流丹大溪交會處,是進入丹大林道的唯一橋樑,1958年孫海為伐木需求修築丹大林道,1989年臺灣電力公司為架設「西電東送」(水里到鳳林)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延長臨時便道可直達布農族聖地七彩湖,供工程車載送施工材料入花蓮縣境內。
七彩湖位於丹大溪上游的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處,為臺灣第二大高山湖泊。昔日常有鹿群聚集湖邊,故有「鹿池」、「鹿湖」之稱;日治時期熱衷登山的「百岳之父」林文安先生,無意間發現日出時湖面閃耀著七彩絢麗彩光,故稱此湖為七彩湖,而七彩湖的東南方則為「七彩湖妹池」。
七彩湖區域有特殊的高山植物、箭竹草原、原始林相和稀有野生動物,林務局於2000年依法公告「丹大地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同年電力工程竣工後,林務局將便道封閉,但還是成為登山客、越野重機與四輪傳動車的朝聖地,每到假日草原與湖岸皆留下凌亂車軌痕,後來林務局開挖壕溝、設置柵欄禁止民眾進入,惟不肖份子卻仍以各種方式載客營業,丹大工作站亦多次協調警察取締及驅離。
2004年孫海橋因風災被沖毀,進出僅能依靠流籠,並加強入山申請管制,已逐年降低人為破壞,卻也阻斷布農族原住民前往七彩湖朝聖之路。直到2019年10月行政院宣布山林解禁,開放全臺81處林道、修建35座山屋,2020年5月布農族向林務局協商,盼爭取4000萬元經費,興建讓族人得以「回家」的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