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圯埔事件

林圯埔事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日治明治28年(1895)臺灣總督府頒佈規定:「如無證明所有權之地券或其他確據之山林原野,概為官有。」清代私墾山林土地墾民並無土地權狀或納稅記錄可證明其土地權,因此許多私墾嘉義、南投竹山、斗六等15,000甲的竹林被認定無主土地被收歸官有,由日本三菱造紙株式會社握有所有權經營,不准隨意進入林地私墾或伐木,導致20,000餘名竹農與地主陷入困境,引起恐慌與不滿後爆發「林圯埔事件」,又稱竹林事件。

劉乾住在南投縣鹿谷鄉,家道清寒以占卜為生,頗受庄民的敬重。他曾被日警侮辱,並沒收卜筮工具,為閃避日人遷居大鞍山結庵禮佛。下山常住宿信徒林逢家,集眾宣傳信仰神佛,討論日人種種惡行,並向大眾灌輸臺灣民族思想。

當時大坑庄居民林啟禎上山伐竹,被三菱製紙廠的巡視員抓到警察派出所,因受毆打而重傷。庄民見到奪人山林者還打人至重傷,眾皆嘩然為他叫屈並幫他要回公道,林啟禎把遭欺侮事向劉乾訴苦,劉乾見抗日時機成熟發動起義。

1912年3月22日劉乾率12名竹林庄庄民,攻擊竹山鎮頂林駐在所,殺日本巡查2名及臺灣巡查補1名,數日後遭日警逮捕,包含林啟禎與劉乾等十餘人為此事件參與者,1人被當場槍斃,劉乾、林啟禎等8人被當場燒死,1人無期徒刑,3人有期徒刑,1人判無罪釋放。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南投鹿谷].聖蹟亭.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德遍山陬碑」,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12),網址: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1012/tony1012.html(瀏覽日期:2020年9月3日) 「林圯埔事件」,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林圯埔事件(瀏覽日期:2020年9月3日) 林圯埔起義事件,臺灣海外網,網址: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31.htm(瀏覽日期:2020年9月3日)
撰寫者
張凱惠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