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橋位於信義鄉地利村省道臺16線的終點,同時為丹大林道(舊稱「孫海林道」)的起點,該林道全長62公里,為伐木業者孫海於1957年以私人集資2800萬元開通,同年建造跨越濁水溪的「孫海橋」。1989年臺灣電力公司為高壓輸電工程,延長開闢林道12公里到海拔2952公尺的七彩湖。
孫海橋原本是木造吊橋,曾有傳說舊吊橋是因為丹大林區的大批木材被大肆砍伐後,被當地的原住民憤而燒毀,另外一說則是因為風災將木橋吞沒。1969年南投縣政府在此搭設臨時水泥拱橋,卻加速丹大林區珍貴樹木往外運輸。1970年代臺灣環保意識抬頭,孫海橋多次在風災中毀損,政府每次都在重建與否上左右為難。
2004年7月3日敏督利颱風挾帶豪雨造成濁水溪暴漲,孫海橋再次被沖毀,當年行政院長游錫堃以國土保育和尊重原住民族領域決議不再復建孫海橋,並禁止民間架設便橋,但為便利高山生態旅遊、布農族到祖靈聖地七彩湖朝聖以及臺電人員高壓電塔的維修工作,僅搭建可通行摩托車的「丹大吊橋」,並由林務局設置三分所管制站控管入山申請。
2008年丹大吊橋在辛樂克颱風侵襲下再度損毀,改由簡便流籠渡溪方式。2020年8月南投縣府協調林務局與原民局,規劃修復孫海橋及至少六處嚴重落石坍方路段,為因應防洪需求欲將橋梁再挑高至18公尺,吊橋的跨距為112公尺,橋面寬3公尺,初估需6340萬元的修復經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